第(1/3)页 “湾仔县事件”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,但其带来的震慑效应却让工真市官场一阵动荡。 李毅飞没有停留在会议室里听取层层过滤后的汇报。 真正的民情民意,往往藏在那些不经粉饰的街头巷尾。 事情有序在处理,李毅飞开始了他的调研。 第一站,李毅飞选择了工真市下辖的白水区。 这里是传统的工业区,近年来也在努力转型,新旧交织,问题往往更具代表性。 在白水区调研的第三天,按计划是了解城区公共服务情况。 但经历过上次的事情,李毅飞现在对学校的事情格外在意。 李毅飞让车辆在白水区第七小学附近停下,准备步行观察一下校园周边环境。 此时距离放学还有近一个小时,但校门口已经聚集了远超平常数量的家长,人群不仅没有散去的意思,反而越聚越多,气氛明显不对。 家长们三五成群,激烈地讨论着,声音虽然刻意压低,但那份不满却清晰可辨。 有人举着手机,屏幕上显示着似乎是餐食的照片; 有人则拿着打印出来的材料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什么。 “情况不对。”李毅飞对身边的秘书陈默低语,脚步放缓,融入了校门对面街边树荫下零星的路人中,如同一个普通的旁观者。 “听听他们在说什么。” 陈默会意,稍微靠近了人群边缘。 “……看看这照片,这叫糖醋里脊?面糊比肉厚!孩子回来说根本咬不动!” “青菜都是黄的,一点都不新鲜!肯定是提前做好加热的!” “最可气的是那个汤,清得像水,飘着两片蔫了的紫菜!” “关键是,我怀疑他们用的都是预制菜!料理包!”一个戴着眼镜、看起来像知识分子的男家长提高了音量,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。 “对对对!就是这个!新闻上都说了,预制菜添加剂多,没营养!给孩子长期吃这个怎么行?” “学校跟那个‘康乐源’公司肯定有猫腻!不然为什么非要换掉以前食堂自己做的?” “我们反映好几次了,学校就知道敷衍,说符合规定!符合规定就代表好吗?” 第(1/3)页